鄉村校長的忙碌超出了我們的想象。在甘肅的幾所鄉村學校調研時,校長們紛紛大倒苦水:套在他們頭上的緊箍咒越來越緊。雖為一校之長,他們整日疲於應付,忙於事務,沒有更多的精力抓教學,搞創新。
  輿論多炮轟大學應該“去行政化”,批評大學校長在政府官員面前點頭哈腰,諂媚取上、喪失獨立人格。大學校長好歹還有級別,還是“官兒”,而對於基層的大多數小學校長來說,他們中有的是副科級,有的甚至什麼級別都沒有。對來自上面的政令和指令,只有接招的份兒,哪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?
  校長們反映,一些行政干擾令他們苦不堪言:教育局經常下指令要求報各種材料,學校一年四季最忙碌的一件事就是要造各種表冊。形式也五花八門,有各種總結材料,也有各種階段性成果,還有名目繁多的教改方案、調查問卷等等。
  一位校長告訴記者,教育局要求每一位校長每天要聽一堂課,評一堂課,參加一次教研活動。相應的,這些活動都要有文字記錄。
  除此之外,來自各級各類部門的督導組經常到學校檢查、指導工作。校長要全程陪同,認真彙報,聽取指示。每一次的政治學習,自然也是少不了的,要集中學,還要抄筆記。
  這還是有形的,無形的壓力讓校長們不得不“自我加壓”。現在,鄉村學校的責任邊界無限擴大,校長們最擔心的就是出現各種安全事故。
  記者目睹了一位鄉村校長一天的工作:從早上監督營養餐發放開始,他便開始忙碌了。不僅要監督學生把雞蛋吃完,不能浪費,還要“以身試餐”,填寫各種表格。這位鄉村校長就像一場足球場的裁判,要和學生們一起“奔跑”,學生們乾什麼,出現在哪裡,他就要出現在哪個環節,以便發現問題,及時糾正。上體育課,他也要出來看一眼,給體育教師再三交代,註意學生不要從單雙杠上摔下來。他最擔心的是晚上,儘管有值班的老師,但他還是要走進每一個學生宿舍,查一查每一張鋪上是不是有人。
  錶面看上去,制度在起作用,面對安全的“高壓線”,校長不敢玩忽職守。這似乎正是一些領導樂見的。
  “上面管得越具體,任務越多,實際操作中就越流於形式。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只能窮於應付。”這位校長說。
  事情同時也正在起變化。另一位幹了20多年的老校長告訴記者,因為事務繁多,相應的沒什麼激勵手段,年輕教師沒有人願意乾學校的中層。他曾苦口婆心地勸學校幾位上進的年輕人出任教導主任,結果沒有一個人願意競選。
  記者還瞭解到,鄉村學校的債務問題也成了套在校長們頭上的另一道“緊箍”。這幾年,西部鄉村學校的硬件設施不斷得到改善。與此同時,因為一些基建項目政府的配套資金不能及時到位,施工隊只好追著鄉村校長的屁股“討債”。
  試想,教育行政部門的指令如此“無微不至”,因擔心安全問題而動輒“因噎廢食”,鄉村學校不千校一面才怪。
 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。要辦活鄉村學校,是時候給鄉村校長們“鬆鬆綁”了!讓鄉村校長們放開束縛的手腳,結合本土實際,創造變化,專心教學。同時,鄉村學校也需要大力“去行政化”,減少行政命令的過多無端干預,還學校一片自由天空。  (原標題:鄉村學校也需大力“去行政化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d11ddadf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