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2013年3月11日,江蘇省氣象局與省環保廳聯合開展大氣污染預報預警會商工作,以應對霾污染、空氣質量污染等問題。當霧霾天頻繁來襲,氣象預報如何更好的服務百姓“防霾”需要。
  “14時,南京城區AQI指數160,中度污染,首要污染物為pm2.5……”
  這是最近“南京環保”微博發佈的一條即時消息。當霧霾天氣頻繁來襲,這樣的預報對市民而言顯得尤為重要:“可以作為一種參考,用手機可以看到環境污染的情況,如果確實是污染比較嚴重,就要帶個口罩。”
  省人大代表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王合生表示,南京的氣象預報與空氣質量預報“合體”已經有一段時間,市民的反響很好,但他們在工作中也發現一些問題:“現在發佈的數值,實際上是過去24小時的滑動平均值,實時的數據我們有,在我們的官網上,但是國家規範沒有要求對實時數據如何評價,對外評價只能用滑動平均值評價。但是這個規範自從出來以後大家都發現一些問題,就把現在的狀況給掩蓋了。”
  不僅僅是空氣質量實時數據的發佈,省政協委員、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李向東還指出,在空氣質量的中長期的預報上,我省乃至全國也做的不夠。怎麼解決?李委員認為首先要在“硬件”上彌補:“以往我們對於PM2.5沒有這個認識,所以點在布控上會少一點。現在我們全省(監測)點只有70多一點,這是遠遠不夠的,另外(設備)都是從國外進口的,安裝、調試需要一段時間,還受到經費的限制,政府應該加大投入。”
  還有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,就是建立相關的布點、檢測規範:“現在南京(檢測)點不超過10個吧, 南京現在區域也很大了,人口密度分佈也不均勻,工礦企業,交通環境也不完全一樣,對各個區域設點都需要做綜合、統籌的考慮。人流量比較集中,企業集中的區域就要相對多設一點。(現在多大範圍設多少點,人口密度怎麼樣設多少點,沒有定論)對啊,應該作為課題來研究的。”
  當然“軟件”的儲備也必不可少。李委員建議由職能部門應該牽頭、聯合相關企業、大專院校做好人才儲備、技術研發工作。
  【江蘇新聞廣播記者(南京地區FM937)柏媛媛】  (原標題:【2014省兩會—熱點】如何應對霧霾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d11ddadf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