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免費教了22年,最愛“調皮鬼”“愛心媽媽”李慧英:孩子們最願對她說小秘密三湘華聲全媒體記者潘顯璇
  心懷對教育事業的責任和熱愛,她棄商從教,全身心投入教育未成年人的志願工作。
  沒有報酬、沒有名分,她無償幫助家長和老師調教“調皮學生”,一干就是22年,為成千上萬名學生和家長提供過幫助,讓上百名“問題少年”打開心結順利度過叛逆期,寫下了百萬字的教育日誌。
  她叫李慧英,“成長不煩惱”工作室的老師,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“愛心媽媽”。
  學生喜歡跟她分享秘密
  一頭短髮,衣著朴素,11月27日中午,記者在南雅中學“成長不煩惱”工作室見到50歲的李慧英時,她正忙著接待一名學生家長。因為孩子近來成績一落千丈,正處叛逆期的孩子又拒絕跟家人、老師溝通,這名家長今天特意來找李慧英尋求幫助。
  “煩惱事、困惑事、開心事,希望父母和老師做的事,都可以跟李老師說,而心裡的秘密告訴她很安全,我說出來後心裡也舒坦。”在學生們看來,李慧英就好比是一位“愛心媽媽”,能夠傾聽他們的煩惱,也能幫他們與家長、老師溝通。
  李慧英說,前來工作室和她聊天的,有優等生,也有調皮學生,還有家長和老師,每天來咨詢的有十幾個。
  從下海經商到志願教育
  對李慧英成長觸動最大的一件事,是她初中同學小蕾(化名)的經歷。
  “小蕾的父親是犯人,這在那個年代是非常丟人的事,老師和同學都瞧不起她、欺負她,但我還是當她是好朋友,經常幫助她。幾年後,已經工作的小蕾告訴我,如果沒我的幫助,她當時會自殺。”李慧英說,那時她便覺得,任何一個人,都不應該被這個社會拋棄。
  1980年,李慧英開始在長沙當代課老師,時常幫助困難學生,還摸索出一套教育頑劣學生的方法,受到很多家長的認可。
  1991年,李慧英開始下海做生意,“期間一直有不少家長慕名來找我,讓我幫著教育孩子。”李慧英說,“一個個在老師和家長看來無可救藥的頑劣學生,在我的引導下變了樣,那種滿足感遠遠勝過下海賺錢。”5年後,李慧英不再做生意,而是一心一意開始志願教育“調皮學生”。
  近兩年,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,李慧英先後在南雅中學、岳麓區荷葉塘社區開設了“成長不煩惱”工作室,義務為學生、家長提供咨詢、幫扶服務。
  22年來,李慧英累積教育日誌15本,超過百萬字。日誌記錄的,是那些需要重點幫扶、老師和家長已束手無策的問題少年,“重點幫扶的調皮學生超過一百個,慶幸的是他們都安然度過了叛逆期。”李慧英說,對那些表現不好和成績不好的孩子,她喜歡用“調皮生”來稱呼他們。
  ■三湘華聲全媒體記者潘顯璇
  感動故事
  陪讀23天“拉回”網癮少年
  在李慧英的一本日誌里,夾著一封學生小浩(化名)寫給李慧英的信件,“感謝李慧英老師帶我走出網癮泥淖,也讓我學會了感恩。”
  今年1月25日,小浩的父母向李慧英求助。“小浩12歲,讀初一,不肯上學,不分晝夜地上網。他爸爸強行不准他上網,他竟然抄起菜刀追砍他爸爸。”小浩的母親說,“他為了上網甚至用跳樓來威脅我們。”
  李慧英多方調查瞭解到,小浩在學校里與老師發生口角被打了一耳光而產生厭學情緒,家人又疏於管教而染上網癮。與小浩認識後,李慧英絕口不提小浩的缺點,而是跟他聊天、一起吃飯,肯定他講禮貌、有愛心的優點。熟識之後,小浩也向李慧英吐露了心聲,“不是不想上學,真的是不能控制自己不上網。”
  為了幫助小浩戒掉網癮,李慧英開始了陪讀生活,每天早上7點來接小浩去上學,中午一起吃飯,晚上陪他做作業10點多才回家,逐步讓小浩減少上網時間和頻率。
  就這樣,在連續23天的陪讀生活後,小浩終於剋服了網癮,李慧英卻因勞累過度引發疾病住院。
  她的故事
  “我很滿足、很快樂”
  採訪過程中,李慧英一直拿著一個熱水袋敷在腹部,她患有嚴重的肝膽疾病,這是為了緩解疼痛。實際上,在2004年,李慧英還遭遇了嚴重車禍,導致腦乾功能損傷6級傷殘、高頸段脊椎脊髓損傷8級傷殘,但她康復後一直對這份志願者工作堅持不懈。
  “很多人都不理解,說我傻,但我覺得這份志願者工作讓我很滿足、很快樂。”李慧英感慨,“很感謝我家人,沒有他們的支持,我沒辦法堅持這麼多年。”一說到家庭,李慧英眼睛開始濕潤起來,“我兒子讀書和生活上的花費,都是我愛人一個人在支撐。”
  李慧英說,每年寒暑假,總有家長將他們的孩子送到我家來,我都會留孩子在家同吃同住教育他們,很多家長事後都會塞錢給我,但我都拒絕了,“收了錢就變味了”。  (原標題:免費教了22年,最愛“調皮鬼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d11ddadf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